紀向的抽象繪畫世界──從藝術之位格定義談起      謝弘俊

                          繪畫是畫家透過媒材在平面上表達其心靈境界的一種方式。以往畫家透過具體的景或物來表達其心靈所感所思。唯若畫家想傳達的是一種較複雜或非景物事件的訊息,如:對生命存在的形上體會或冥思、對未知情境的迷惘忐忑、一種個人內在的多重悲欣交集的情緒、一股大自然土地令人迷醉的香氣、或是對微觀世界結構的理性看法……他會怎樣來呈現?當一個畫家充份掌握了媒材性質和繪畫能力(用色、布局、筆觸、質感呈現、氣韻…等運用)與自己心靈訊息的關係,並產生一定的信心,就再沒有比以抽象畫更適合來呈現這樣的心靈境界的了。

其實從人類幼兒期的塗鴉就開始算起,繪畫就不祇是以景物或事件的描繪開始,有許多兒童的繪畫(尤其是在未經過定型繪畫訓練之前)是在做一種情緒或心理想象的表達;眼睛所看到的景物或事件,在兒童的繪畫中反而祇是一種引起他想表達衝動的刺激原而已。從表達能力的角度看,兒童用筆的能力、對事物觀察的細膩和周延性、對於畫面、色彩的穩定度掌握,都有待成長;但這些塗鴉是舒發其內在情感或心理需求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可以肯定的。天真的兒童塗鴉或許是人類最早的抽象畫。至於兒童的抽象畫算不算是藝術作品當然有待商榷。

二十世紀初期開始有了抽象藝術畫和抽象藝術的理論,一般認為俄裔法國畫家,藝術理論家康定斯基於1910年的水彩畫“構圖2號”可能是藝術史上的第一張抽象藝術繪畫作品。自此以降,抽象繪畫不論其風格和理念為何,已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元素。然時間經過一百年,世人對抽象繪畫多仍存有陌生和疏離感(最少在台灣仍是如此)。觀看抽象畫的人們最通常的反應是「看不懂(作者畫的是什麼)!」。這其實是牽涉到抽象畫的藝術觀和賞析的大問題。

前面提到,兒童的隨性塗鴉,因而形成的圖案畫面,肯定是一幅抽象畫;從心理分析乃至心理治療的方法,分析師以可以“懂得”兒童塗鴉背後的心理狀態;但一般人由於沒有足夠的專業可能無法懂。難道需要有色彩線條筆觸心理分析能力的人纔夠條件欣賞抽象畫?

欣賞一件藝術品,懂不懂得,是欣賞者和作品互動的其中一種結果;更重要的前提是,能不能“進入”。如同面對小說或音樂,先要能看得下去、願意聽下去並開始覺得其中有一些“東西”然後纔漸漸知道作品是怎麼回事,且通常祇看或聽一遍不一定會就全懂或真懂了;或許在作品中感受到遠超過“懂”的其他收獲。所不同的是,小說文章或音樂的欣賞者可以在作者安排的順序和情節中一步步引欣賞者進入;抽象繪畫則是需要觀賞者自行隨著心中透過作品呈現的色彩和圖象在整個畫面的變化,一塊一塊一區一區或者一層層地進入作品的世界。不同的人看同一遍文藝作品會讀到不同的訊息,而有不同的感受與認知,觀看抽象繪畫也是一樣;至於這樣的認識是不是作者真正想要傳達的心靈境界的全部,則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還牽涉到作者的表達能力在傳達其心靈境界時的精準度、圓熟度,以及作者與欣賞者的文化背景或素養層次差異的問題。

欣賞一件作品是欣賞者接收或參與,創作者透過作品想要傳達的訊息。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是――欣賞者怎樣能夠完整地接受到作品所要傳達的訊息;以及作者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用心將一件作品創造成為能夠充分表達其心理訊息,以便使作品具有藝術位格,讓一般稍有基礎的欣賞者能夠且願意一窺其堂奧。

繪畫是藝術創作的一種型式,但並不是所有的繪畫作品都是藝術品。更不是一個成名的藝術創作者所完成的作品就都是。一個作品要能達到藝術的位格,纔夠稱為藝術品。是藝術品,然後纔能論其藝術價值的高低。由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決定作品藝術價值固然也是一個參考,畢竟由是許多專業藝術品鑑賞家慎重評估比較的結果。但,決定作品價格的因素實在太複雜,更多許多非關藝術價值的因素介入其中;由創作者的知名度和創作經驗來決定作品的藝術價值,也有同樣的問題。最妥當的方式是就單一作品或一系列作品本身來評鑑其藝術價值;但要做到這一點,藝術的位格必須有明確的定義,而且這個定義也要經得起考驗,並被大眾所接受。

藝術的位格定義,並不限適用於特定的藝術型式,必須是古今中外的所有各類型(繪畫、音樂、文藝、雕塑…)的藝術作品都能適用而不能有例外,甚至包括未來可能出現的藝術型式都要完全適用。這定義不祇要能有助於分辨藝術品和非藝術品,也要有助於比較同一時代同一型式作品藝術價值的高低(作品的藝術價值不一定正比於市場價格),但又必須能不限制創作者或欣賞者的自由空間。它不能是祇某一種觀點,必須要能隨時被拿來使用的中性工具,以便檢視任何的想進入藝術殿堂的作品。認識並把握了藝術位格的定義,對於欣賞或學習任何一種型式的藝術品或創作,便能不再是不得其門而入,甚至從事藝術評論也可以有穩定的座標而不受其他社會因素的左右。多數兒童的抽象塗鴉也可以說是心靈境界的表達;但因兒童在塗鴉時並沒有創造性表達的意識,型式上雖然還是可稱之為抽象畫,但多不會具有藝術位格。然而也不能完全排除兒童在利用不同媒材表達其心靈境界時有偶然的創造性神來之比,致使其作品具有藝術位格的可能性。

「心靈境界的創造性表達」是藝術的位格定義。一個藝術作品一定有要有創作者想要表達的訊息;更廣泛地說,甚至創作者不一定有明確的訊息想表達,祇是一種隱約的感覺或甚至在表達時刻意地無意識,都可以屬於創作者想表達的一種心靈境界(知性、感性、理性、超越性、崇高或卑微、美感的愉悅、罪惡下的無助、反抗…)。因此,從藝術品的呈現來看,一個作品是否有或能充分或精準地承載創作者想表達的訊息,可以判斷一個作品是不是藝術品或藝術價值的高下。

藝術的位格定義包含了三組核心概念:表達、創造性、和心靈境界。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藉某種媒材來表達,不論是何種形式的媒材(大小量體的物質、光影、音聲、文字、人體、大自然的一部份…);都牽涉到表達的方式、技巧和呈現在藝術品中有關創作者使用媒材的表達能力。沒有表達,就不是一個藝術品。如果是一個藝術品,透過表達,人們必然可以從作品中看到作者在創作這個作品的過程其心靈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來的訊息。藝術品就是創作者某種心靈境界訊息的“承載物"。此外,從媒介使用的方式,表現的手法和運用媒介的技巧,乃至媒材所呈現的形象(包括五感六識所能感受的對象)內容,對一個熟稔相關媒材藝術型式歷史的欣賞者或評論家,應該可以確知某一藝術品除了創作者心靈境界的醖含外,作者在這個藝術品發揮的創造力於整個藝術史的坐標中是處在那一個位階(人類歷史性創造、特定文化族羣史的價值、新思想維度開展的創造、表現方式的創新、傳統定型化觀念的突破…),這是藝術創造性面向的價值。

從作品的表達能力或功力、作品創造性的時空與文化意義、和心靈境界訊息醞涵和呈現的精準度,便可以定位一件作品在藝術或人類文化價值上的定位。通觀各類型藝術的發展史,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對藝術位格的三個面向常有不同的強調。有些強調表達(如,不同風格的畫派或曲風)、有些重視創造性價值(如,藝文、二十世紀諸多西方藝術理論學派)、有些強調心靈境界的表達(如,中國人文藝術)。當然也有兩兼或三者均重者。至於二十一世紀人類整體之地球村文明,會是如何看待藝術這個可能影響全人類新時代命運的文化產物,就看人們有沒有正視藝術──心靈境界的創造性表達,對新世紀人類文明的重要性。

跟藝術有近似位格表象的另外一種活動是“設計”。設計的位格定義是「具特定目的之創意表達」。設計和藝術都牽涉到表達,設計重視“特定目的和創意”,藝術則強調創作者“心靈境界的創造性”。創意和創造性的差別在於,創意的概念較創造性範圍更廣,或說造創性的除了要具有作者的創意為前提外,還要包括這個創意在社會或文化乃至人類的歷史上創造性的定位。也就是創造性的要求比創意要更嚴格許多。對兩種不同的位格定義可以發現,藝術和設計有一部份可以相攝。若設計者在根據特定目的呈現作品時,也將其心靈境界的訊息融入其中,並有意識地理解到其作品所展現的創造性,則設計作品也能具有藝術的位格。但根本而論兩者的基本位格還是不同。

 紀向,外型粗曠,心思深細,拿設計糊口,以藝術創作為志。兼具詩人般敏銳飛躍的靈思和工程師的理性分析能力。深知具象的作品無法充分表達其豐富澎湃的內在感覺和思想,近二十年來自有一股趨力,推他往抽象藝術之道潛行。當「生命原.意象」於2008年以完全抽象的系列作品呈現時,其中每幅作品的格局、厚實度與表達方式的開擴度,都傳達著作者對抽象繪畫藝術的信心。畫家用色用筆大膽隨心,以油畫顏料為主,另視需要加入其他材質的顏料;竟能讓觀者享受飽滿的視覺美感之餘,產生想要層層深入畫中與畫家依主題所傳達訊息對話的吸引力。畫面某局部,細看明明是抽象的色塊中卻會引導你去想像某具體的景物,甚至觀者會不自覺的將畫意延申到畫框外,而顯得畫作的大氣。欣賞者不必先懂它,也不一定認同它,但一定會漸漸地喜歡它.終於好像也能瞭解它,這是紀向畫作的神奇魅力。

藝術是「心靈境界的創造性表達」,紀向的抽象畫毫無問題是具格的藝術品。站在抽象繪畫的理論上來看,它是感性似的樣貌呈現畫者超理性思維的百分百抽象作品。紀向想將人們對大自然極度忽略的反省和對大自然如母親般養育生命的孺慕之情,利用作品表達出來。用豐富且流暢變化中暗藏律動的色彩或輕或重地填滿畫面;手法上常常在同一作品中同時用了畫、壓、刮、塗、抺、擦、印、灑、潑等多種技法,看似隨意揮筆,但從畫面整體的一致性又見其經營用心之專注深入。

畫作佇在那裏,竟能喚你多看它幾眼;然後,觀者的某一部份的心神被帶入畫中,即使人雖已離開了作品前,還會感覺進入畫中的那個部份,仍在裏頭留連。當再一次面對它時,又會有某些上次未發現的風景讓你想多留意端詳。像這樣欣賞抽象繪畫愉悅且豐富的經驗,即使比之欣賞任何世界一流藝術家的作品,也不稍遜,甚而,較些有過之。不是因為對紀向個人的認識與瞭解纔容易進入他的作品,而是這些抽象畫,經過畫家的慧心妙手,已經被付予自已會說話的靈動精神,這不正是藝術創作者所期望達到的境界嗎?

就整體系列作品而言,完全跳出了西方百年來抽繪畫的路徑,也不似具東方風格的趙無極、或兼融中西畫風的朱德群。紀向創造了個人的風格。每幅畫讓你感受到不同的訊息:有對生命洋溢的喜悅讚美、對生命深邃奧秘的戒慎之情、對生命莊嚴的敬意、對生命苦澀的承受和堅忍、對生命之流矛盾心情的理性觀照…等。就像演奏著相同主題不同曲式的樂章,所有作品合起來是一個大樂曲;不,是許多大曲集合的組曲。有輕快地華爾兹、有悠揚的騎兵樂、有浪漫的田園交響曲、還有命運交響……音樂從畫中響起!

誰說抽象畫難懂?實在是因為你還沒遇到夠好到讓人想要認識它的抽像畫!看過紀向的作品,你會開始對抽象畫另眼對待並開始有興趣。

 一下就容易被看懂的作品,常顯得內涵不夠豐富和精微,也表示可能作者在表達的創造性上著力不深。另外,以標新立異的方式給人新奇刺激的作品,如果作者表達能力不夠洗練,也自然不會引起真正有能力的欣賞者長久的興趣和回味。一個好的藝術作品,不需要多餘的導引,一定自己會“說話”。所謂的解說,只是背景資料和標題的提示也就足夠讓欣賞者進入作品。至於評論,意不在教欣賞者如何看懂作品,而是審定作品是否具備藝術的位格,以及其在同類型藝術創作中的價值定位(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也就是一件作品在藝術史和文明史的意義。

 

                                                   藝術奧林匹克

                                                         謝弘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紀向 的頭像
    紀向

    紀向ChiXiang

    紀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